剖析:无性族渴求无性婚姻
文章分类: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:2019-02-20 阅读: 1699

据性学专家潘绥铭教授抽样统计,正常性年龄中夫妻及同居男女一年一次性生活没有的占6.2%,广州市今年老八区6万多对新人中,有近4000对是“无性夫妻”,“无性婚姻”日益影响到众多家庭。
一封来信:性功能障碍者期待无性婚姻
今年7月31日,信息时报曾刊出《婚后无性福妻子索赔3万》一文,其中的男主人公周林是广州某医院的医生,和妻子火速结婚后又闹起了离婚,原来身为医生的丈夫有性功能障碍,从来不与妻子过性生活,妻子认为身为医生的丈夫在婚前“守口如瓶”,感情受到欺骗。白云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,准予双方离婚,但因婚姻法中没有规定“性功能障碍”可以成为索赔的理由,遂驳回了妻子赔偿3万元的要求。
时隔近半年,一名28岁的女子写来书信表示,希望能和周林拥有一段美好的无性婚姻。原来,这位化名周珊的女孩有着同样的苦楚。她告诉记者,她在武汉读大学三年级时找到了男朋友,但在两年的相处过程中,每当男朋友想跟她有肌体亲近时,她心里却始终没有产生过对性的渴望。经检查发现,她的问题是因先天生理缺陷造成的,虽然可以治,但手术会比较痛苦,而且现有的技术也不能保证一定有好的效果,她鼓起勇气将真实情况告诉了男友。男友安慰她,表示自己不会介意,但半年之后两人还是因为这个原因分了手。
周珊自称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孩子,希望能够过正常美满的家庭生活,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家立业,自己越发觉得伤心,又不想放弃。她曾经想到过到婚介去找,但是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服务,便一直没去。因为有了感情失败的经历,虽然周围很多男人对自己青睐有加,但始终不再敢跨出一步,怕伤害了别人,也伤害了自己。为此,她想到求助于信息时报的编辑部。
需求凸显:无性族如何实现婚姻渴望
既然有人有这样的难题,社会上的“无性族”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寻求理想的婚姻?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一些婚介所,他们都表示没有接到“不要求性生活”的求婚要求,称如果真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,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。青年婚介的工作人员分析,出于“面子”,无性族很难大大方方地开口求助。梦想步入婚姻殿堂的“无性族”遭遇“无处觅知音”的尴尬,而更多的无性婚姻是发生在一个个有苦难言的家庭中。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多例因为心理问题导致“无性婚姻”的夫妻,他们更多的是无奈。
据悉,南京的一家婚介所日前组织了无性婚姻为主题的联姻会,多名男女欣然前往。有专家指出,社会应该提供更多情感机会给无性族选择,但无性婚姻绝非婚姻生活的常态,应该有婚介所等机构公开开展这方面的服务。
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无论是由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原因导致的无性族,他们同样也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在生活中互相关怀的伴侣,也有权利体验家庭的幸福,这是个人自由。可明确的是,无性婚姻,对社会并没有不好的影响,因此,人们应该对此尊重和宽容而不是避讳。他还建议,广州的婚介所等机构应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,公开开展这方面的服务,让更多的无性族得到美满的无性婚姻,才会让社会更和谐。
但同时也有更多人反对无性婚姻,认为这样的婚姻应以离婚告终。多年从事性医学研究治疗的张滨博士认为,夫妻双方主动选择无性生活这一现象是极为少见的,两人如果存在感情基础,有健康的生理条件而又不愿意过性生活,完全可以不选择婚姻;除非双方存在非常态的结婚动机。选择同居的方式反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等纠纷。张博士认为,大部分的无性婚姻是出于无奈的被动选择,这样的无性婚姻不如以离婚结束。
无性婚姻案例
有专家称,目前在广州各大医院的“性学专科”咨询性功能障碍方面问题的患者显示出上升趋势,无性婚姻的案例日渐增多。
案例一为报恩结婚老公为难
曾有一对广州夫妇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问诊。病因是结婚半年多老公始终无法和妻子进行正常的性生活。在医生的耐心询问下,老公李先生道出了其中原委:大约在十年前的一次慈善义捐活动中,李先生偶然选择了一个小女孩为助学对象,彼此未曾谋面,每年他都捐款直至她大学毕业。这位女孩四处打探,终于找到了这位大恩人,得知李先生仍孤身一人时决意要和他结婚,多年情感孤寂的李先生受到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,情动之下答应了婚事,这个女孩就是他现在的妻子。
婚后,不管妻子如何温存,李先生始终无法有性冲动。李先生表示,结婚前他和异性朋友有很正常的性关系,但面对妻子却没有了这些念头,他已在心理上把她当成了女儿,根本无法和她发生性行为。
案例二性压抑过度导致ED
在试婚、同居、婚前性行为日益常见的现在,有一对情侣坚持同一屋檐下而不逾雷池,却没想到过度的性压抑为他们带来无性婚姻的烦恼。这对来自江西的夫妻结婚快一年了,一直有名无实,但丈夫常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有生理反应。据夫妻俩自述,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,3年前相约一起南下打工,为了节约开支两个人找了一间小小的出租屋,白天同吃一锅饭,晚上同盖一床被,他们立下了一个约定:不到结婚绝不吃禁果。两个人遵守这个约定两年等到结婚,却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夫妻生活。中山三院不育与性医学专科张滨博士分析,男方属于情绪障碍型ED(阳痿),主要原因是在出现性需求时过度压抑,严重的克制行为令其对女伴丧失了性冲动,加上两个人长期相处过分熟悉情感趋于平和,对妻子难以有强烈的异性反应。
认知缺陷型
案例一在女人堆中生活天生性淡漠
“我的老公既不是同性恋,也不是生理障碍,但他偏偏对夫妻生活没有丝毫兴趣。不管我怎么要求,他就是不理。”
结婚半年饱受丈夫冷落的吴小姐日前到中山三院求助。在双方家长的共同努力下,她的老公王先生勉强答应来到医院。据医生了解,王先生从小性格温和,上有两个姐姐,从小生活在气质偏女性的环境中,对女性没有特别的性意识,但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同性恋倾向,青春期开始也会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有遗精、自慰等行为,但很少出现过与具体同性或异性相关的性幻想。结婚后,王先生始终对夫妻生活提不起兴趣。
据了解,王先生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性认知缺陷,本身性格偏内向,在过于单一家庭环境中成长令其对异性无太大反应,属于性心理障碍。
案例二身体心理存有严重障碍
中山三院不育与性医学专科平均每年会接诊8例严重的性冷淡女性患者,这部分女性面对无性婚姻满腹酸楚和无奈。据张滨医生观察,该类型女性大多表现出性格安静,进行性生活时会产生强烈的痉挛和恐惧。有的是因为小时候体育课受过损伤,有的是因为暴力型的性经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,还有的天生属于敏感体质承受不了性生活带来的疼痛感。这种前来求医的女性,往往都迫切希望解决性冷淡的困惑。她们认为,丈夫的理解、配合求医成为寻求幸福生活惟一的出路。
新闻链接
何谓“无性婚姻”
无性婚姻是指夫妻双方没有身体健康方面的因素,或者不是因为两地分居,造成3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,广义的无性婚姻则包括除了器质性生理、外界条件障碍以外、夫妻双方3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。
我国无性婚姻比例高达6.2%
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经过一年的时间,随机抽样调查了全国城乡60多个地方,对3824个20~64岁的男女进行了采访,调查他们性生活的状况。该年龄层的已婚男女,或同居在一起,每个月一次性生活都没有的占到28.7%。近一年来,一次性生活也没有的占6.2%。另一项历时4年、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调查中,对上海、甘肃、广州和哈尔滨四地的各800对夫妇进行了问卷调查,其中对夫妻性生活方面的资料调查数据显示: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方面,夫妻表示较满意甚至非常满意的占49.4%;认为一般的是35.4%;至少一方认为不满意的有15.2%;夫妻间平时不进行性感受交流的达到36.7%;平时没有亲热行为的占到37.9%。
南京出现首家“无性婚姻介绍点”
上月8日上午,65名男女陆续来到南京升州路上的丘比特婚介所,参加在这里举行的“无性征婚相亲会”。婚介所经过1个多月的准备,推出了南京首家“无性婚姻介绍点”,并举行第一次现场相亲会。
丘比特婚介所的负责人罗俊是这次无性征婚活动的组织者,他从11月中旬开始策划“无性征婚”。公开报名电话后便一直电话不断。罗俊将征婚资料进行登记后,想到了举办一次集体征婚活动。他也没想到,第一次活动竟举办得很成功,现在他已开始筹备第二次活动,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参与。
罗俊说,我不过是一个牵线者,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“无性婚姻”的想法,就缺少牵线人。再说,我也一直不相信,没有性就没有家吗?
